普通人還能防得住病毒嗎?公共衛生專家:不是每個人都要得一次新冠-焦點簡訊
- 央視網
- 2022-12-10 18:22:07
央視網消息(記者/闞純裕 剪輯/王若怡):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密集調整,新的疑問出現在人群中,普通人還要堅持防護嗎?還能防得住病毒嗎?就此,央視網記者采訪了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
疫情管控措施放松,是否意味著人們可以不再堅持防護?
朱華晨:不管怎么樣,還是要做好自我防護。即便病毒的致病力下降,它依然是病毒,健康總比生病要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咱們國家過去這三年把大多數的人都保護得非常好,其他國家,包括東亞很多國家之前防疫做得都還不錯,但是一旦放開,即便有一定的疫苗普及率,也會出現第一波疫情的沖擊。因為人們都沒有感染過,缺乏較高的免疫水平,如果這個時候你不做好防護,反而去湊熱鬧,不僅會增加社會的負擔,還會給脆弱人群帶來很多的風險。此外,大面積的感染必然會導致很多人請假居家,可能會干擾社會正常功能的運轉。
所以,雖然可能你很年輕、身體很好,接種過三針疫苗,但還是要盡量避免感染病毒,尤其是不要趕在第一波疫情暴發的時候感染。
普通人還能防得住病毒嗎?
朱華晨:戴口罩、消毒、注意個人衛生,這些日常防控措施做到位的話,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并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感染。
我們常常說到病毒的R0值,它其實有一個相對的意義,跟防控措施是有關系的。奧密克戎的R0值是可以達到18甚至20或者更高,但那是在無防護的前提下,當我們有了疫苗、口罩等種種防護措施的保護,它的R0值就不會那么高。把物理的屏障建立起來,就算病毒的傳染性再強,它穿不透這層屏障,自然無法感染你。
最有效的防疫手段是什么?
朱華晨:除了戴口罩之外,最重要的是消毒和衛生。
比如取快遞這個場景,雖然是有可能會傳播病毒,但是在天氣比較熱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會大大降低,低溫環境就要更小心,出門拿快遞的時候戴上口罩,先在外邊拆掉外包裝,回到家洗手。
另外,日常穿的外套可能會接觸各種灰塵、病原體,到家就不要往床上一扔,把它掛在門口,先洗手、洗臉,把身上暴露的地方清理干凈。
我還比較推薦洗鼻子,鼻腔里天然就會有很多纖毛幫你抓住病原體,清洗鼻腔可以清除掉灰塵包裹的病原體。最標準的做法是用洗鼻器在整個鼻腔內部灌洗生理鹽水,適用于出現癥狀或者有鼻炎的人群。怕嗆水的人用清水簡單清洗即可,注意不要灌水到鼻腔內部導致感染。
其實對抗新冠病毒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所以一定要吃好睡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
普通人日常出行有必要佩戴N95口罩嗎?
朱華晨:我覺得其實不用一直佩戴N95口罩,我自己在香港一直戴普通的醫用口罩,因為戴了N95確實會覺得不太舒服而且呼吸不順暢。另外,N95口罩佩戴和摘取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小心亂用手去碰,反而會導致感染。普通的醫用口罩也是有防護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注意手部的衛生。
- 普通人還能防得住病毒嗎?公共衛生專家:不2022-12-10
- 廣西浦北:小柑果帶動大產業 環球觀天下2022-12-10
- 第六集:哪些癥狀屬于打完疫苗后的正常反應2022-12-10
- 記者手記 | 見證歷史的感覺有沒有?:天天2022-12-10
- 世界最新:甘宇返回石棉縣面謝救命恩人,倪2022-12-10
- 當前通訊!寒風中的游樂2022-12-10
- 三民活動丨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袁瑞先:全2022-12-10
- 世界要聞:第一集:老年人為什么需要接種新2022-12-10
- 第二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否接種新冠疫2022-12-10
- 第三集:老年人能打哪些疫苗?2022-12-10
- 天天新資訊:第四集:老年人出現哪些情況不2022-12-10
- 第五集:通過什么途徑預約或去哪里打新冠疫2022-12-10
- 遼東灣斑海豹陸續“洄”家2022-12-10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提示,規范涉疫物資網絡交2022-12-10
- 為返鄉學子集中送站 中石大“愛心專車”發2022-12-10
- 2022年北京人口藍皮書發布 高等教育人口占2022-12-10
- 最短的旅程 最長的期待-世界新動態2022-12-10
- 男記者獨自居家隔離第四天:一日三餐變著花2022-12-10
- “AI換臉”軟件涉侵犯肖像權 APP開發者被2022-12-10
- 環球快資訊丨超200公里閩江航道即將全線恢2022-12-10
- 【速看料】福建省啟動“云上婦幼”遠程醫療2022-12-10
- “桃過疫情“?黃桃罐頭賣斷貨!廠家辟謠無2022-12-10
- 環球聚焦:南鐵逐步恢復列車開行 滿足旅客2022-12-10
- 河南版新冠居家治療中醫藥指導意見來了2022-12-10
- 焦點要聞:首批15個!福建省財政支持發展庭2022-12-10
- 天天訊息:閩兩例入選計量促產業創新發展優2022-12-10
- 市南區2022年12月9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涉及的2022-12-10
- 觀察:秤砣、鐘表……滄桑老物件,歡迎來淘2022-12-10
- 跨學科實踐教育 啟發學生前瞻性思維2022-12-10
- 跨學科實踐教育 啟發學生前瞻性思維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