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大腦的“化學信號”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大腦神經化學信號與電信號轉導模擬|全球微資訊
- 光明日報
- 2023-01-14 09:27:29
(相關資料圖)
類腦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點,但大部分研究設備只能“捕捉”到大腦發出的電信號,卻無法獲得化學信號。來自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湘潭大學及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聚電解質限域的流體憶阻器,并利用單個器件首次實現了神經化學信號與電信號轉導的模擬。
這一研究有望推動人類對大腦“化學語言”的讀取和交互,為發展神經智能傳感、類腦智能器件和神經感覺假肢等提供新的思路。論文發表在北京時間13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大腦的神經功能與化學信號和電信號密切相關。在類腦研究中,大量模擬腦神經結構與機制的器件和模型相繼問世。不過,目前的仿突觸器件只能實現對電信號的識別,很難直接感知化學信號,制備對于化學信號具有響應的人工突觸(即實現類化學突觸的功能)成了神經智能傳感與模擬等領域的科學難題。
科學家們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面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幾乎所有的神經形態器件都是固體器件,很難實現與外界信號的化學交互;二是類化學突觸的化學信號與電信號間轉導的模擬尚未實現。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充分利用其在腦神經電分析化學和限域離子傳輸研究領域的長期積累,提出基于限域流體器件發展仿神經突觸功能的構思。在構建聚電解質限域流體體系的基礎上,他們發現此體系具有憶阻器的特征;利用溶液中對離子在聚電解質刷限域空間內傳輸可以使得器件具有記憶效應的特性,成功模擬了多種神經電脈沖行為。相比于傳統固體器件,所發展的流體器件具有可與生物體系相比擬的工作電壓和低功耗。
更重要的是,基于流體體系的特征,此器件可以在生理溶液中模擬神經遞質對記憶功能的調控,成功模擬了突觸可塑性的化學調控行為。進一步,他們利用聚電解質對不同對離子的識別能力,實現了神經化學信號與電信號之間轉導的模擬,在化學突觸的模擬研究領域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記者 齊芳)
- 讀取大腦的“化學信號”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2023-01-14
- 寒潮預警、暴雪預警!強冷空氣繼續影響中東2023-01-14
- 當前最新:六部門發文加快推動非糧生物基材2023-01-14
- 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舉行2023年中國經濟2023-01-14
- 美股連續第六個交易日收高|焦點短訊2023-01-14
- ?2022年外貿成績亮眼: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2023-01-14
- 中原證券: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確2023-01-14
- 【時快訊】中原證券:美國12月CPI符合預期2023-01-14
- 世界熱頭條丨這里是綠色農產品絕佳產地!“2023-01-14
- 聚焦:人民日報仲音:更好保障群眾的就醫用2023-01-14
- 駐秘魯使館提醒在秘中國公民注意加強安全防2023-01-14
- 中消協發春節消費提示:提倡簡約適度、綠色2023-01-14
- 手繪動漫·青島年丨小年!廿三,糖瓜粘!灶2023-01-14
- 【環球播資訊】強冷空氣來襲!青島今天有小2023-01-14
- 暴雪預警!安徽湖南等8省區市部分地區有大2023-01-14
- 今日北京北風呼嘯陣風可達6至7級 風寒效應2023-01-14
- 文旅融合新場景熱度攀升2023-01-14
- 世界熱文:海南省發布海上大霧橙色預警 瓊2023-01-14
- 全球新消息丨23省份定下今年GDP增長目標:2023-01-14
- 憑借一個地名關鍵線索 被拐女子24年后成功2023-01-14
- G5515張南高速一路段發生交通事故 致3人死2023-01-14
- “我的新年愿望是和媽媽賽跑!”2023-01-14
- 【世界速看料】東航、南航公告:將從紐交所2023-01-14
- 過年模式開啟!今天明天,都是小年2023-01-14
- 全球速遞!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暴雪雙預警,2023-01-14
- 中國籃協官網再次更新人才庫 曾凡博入選2023-01-14
- 天天日報丨注意!這些年貨上火車要限量2023-01-14
- 最新資訊:國家衛健委印發第二批國家重點監2023-01-14
- 當前速訊:春運遭遇雨雪 這些小貼士助你平2023-01-14
- 新年愿望是被王思聰揍?媒體:丑陋_全球觀察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