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何以生“寸金”|世界新視野
- 人民網
- 2023-05-21 14:35:4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近日,自然資源部認定258個縣(市)為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示范期為2023至2025年。圍繞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記者走進示范縣(市)一線,看各地如何通過創新資源節約實踐,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資料圖】
——編 者
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利用,更高質量的發展?推動節約用地、減量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強度和效率……記者走進河北、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探訪首批“土地資源類”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看各地如何統籌土地開發和保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讓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更加鮮明。
盤活存量——
讓“增容量不增地”成為現實
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鎮耕余村,在占地面積114畝的揚子江新材料產業園里,裝貨、卸貨、搬運、打磨……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3年前,這里開著一家化學制品廠,由于經營效益低,一直處于停產閑置狀態。
為了盤活土地,耕余村、新港村等7個村(社區)組建村級經濟聯合體——張家港市五棵松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低效用地,拆除建筑物。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主動介入,講解用地政策要求,指導規劃設計方案編制。
一番努力,“零增地”迎來“大變樣”——16幢生產性用房拔地而起,均為4層及以上高標準廠房。園區總建筑面積達13萬平方米,容積率由改造前的0.39提升至2.03,目前,產業園廠房已投入使用。
張家港五棵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耕余村黨總支書記孫曉平說,園區現引進企業16家,80%的廠房已對外出租,“還有一些企業在洽談中,預計畝均稅收將達到60萬元以上,接近原地塊的150倍。村級可用財力預計增加2400萬元以上,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
“土地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中,土地資源類就有183個。”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副司長劉彥介紹,今后一段時期,各行各業用地需求仍比較大,新增空間有限,存量盤活更加重要。很多市縣在存量用地盤活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涌現出一批示范典型,對于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存量盤活,讓‘增容量不增地’成為現實。”劉彥介紹,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增量安排與存量盤活掛鉤的“增存掛鉤”機制,倒逼各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取得了明顯成效。從2018年實施以來,全國消化“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共計2200多萬畝,相當于年度新增安排計劃規模的3倍多。
據介紹,作為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市,張家港市將進一步完善節約集約管理制度,組織編制產業用地更新專項規劃,加快完成全市產業用地調查和評價,助力企業投產達效和節約用地。到2025年末,爭取全市產業用地畝均稅收較2023年初提高12%以上,產業用地容積率較2023年初提高6%以上。
優化結構——
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
為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山東省齊河縣建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摸底調查數據庫,實行動態更新管理。齊河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張喜迎介紹,近年來,縣里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4000余畝,運用閑置廠房租賃、整片征收再開發等方式推動閑置低效用地有序退出、高效盤活。
在齊河經濟開發區,西卡德高(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制一批瓷磚膠產品訂單。工廠總經理魏杰說,閑置廠房經過改造,裝上設備就能投入使用,減少了建設時間和前期投入。此前,得知公司面臨廠房困難的問題,開發區主動牽線搭橋,推動項目以廠房租賃形式落地在園區一家企業的閑置廠房內,半年多即投產。去年以來,已有12個科技型、創新型項目通過該方式在開發區落地。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持續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和結構,不斷提高用地效率。2022年全國建設用地6.30億畝,較上年末凈增加約440萬畝,年度增幅從0.83%降至0.70%。
劉彥坦言,在一些地方,城鄉建設用地使用較為粗放的局面依然存在,有相當規模低效用地亟待提質增效,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各地要繼續優化結構,著力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推動供地“增量遞減、存量遞增”和用地“規模集聚、效益遞增”。
復合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在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童泰嬰幼兒服飾有限公司的高層工業廠房,是當地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地標性建筑。
“我們打造的是地下1層、地上12層的立體化廠房,服裝加工生產流程也隨之從傳統平面布局轉變為立體布局。”公司副經理李秋江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攤大餅’的方式進行單層設計,需用地400畝左右。而建設立體化廠房,占地僅40畝,節地約90%。”近年來,寧晉縣向土地復合利用要效益,培育了一批節約集約用地示范企業,帶動全縣節約集約用地8000余畝。
在許多地方,大企業拿地自己建樓、中小企業租用園區樓宇,一度是常見的工業用地模式。對此,浙江杭州高新區(濱江)提出工業綜合體的概念。“工業綜合體是我們在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的探索嘗試,助推產業鏈協同和生產要素集聚。”濱江區規劃資源分局局長宓偉慶介紹。
目前,高新區(濱江)共4個工業綜合體項目啟動實施,用地總面積194.5畝,首個工業綜合體一期項目落點智造供給小鎮。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雯雯說:“將不超過土地面積7%或建筑面積15%的生活配套設施集中于一定空間內,統一配建食堂、展廳、咖啡廳、圖書室、健身房、停車庫等設施,將有效提升園區綜合使用功能。”
“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運營,讓我們企業減輕用地建設成本,節約企業項目開發建設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專注創新創業、安心扎根濱江。”已意向簽約的杭州萬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夏媛媛說。
“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土地利用和保護上的出路就是節約集約用地。”劉彥說,過去10年,土地開發由“二維”向“三維”轉變,不少城市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從“平方”變為“立方”,全國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40.85%,國土經濟密度明顯提高。“十四五”期間,將努力推動全國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5%左右。
關鍵詞:
- “寸土”何以生“寸金”|世界新視野2023-05-21
- 當前滾動:這個從沒看過黑板的女孩,讀博一2023-05-21
- 全球熱資訊!光明影院:為視障朋友鋪筑心靈2023-05-21
- 世界動態:遼寧男籃最新消息!楊鳴歡迎周琦2023-05-21
- 即時看!南開大學地址南開區衛津路94號_南2023-05-21
- 不靠譜!學費一天一萬,這種培訓正在收割打2023-05-21
- 警方提醒家長檢查孩子手機密聊軟件,一著不2023-05-21
- 從復旦大學到上海交大,大學恢復開放成為新2023-05-21
- “瑪娃”已生成 臺風來臨前需要做哪些準備2023-05-21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節水型城市已建成142023-05-21
- 生物醫藥投融資低谷期,投資機構和企業如何2023-05-21
- 重慶向中亞五國出口汽車貨值增近40倍2023-05-21
- 游世界最美海灣 “HI凱斯·哈林——后波普2023-05-21
- 口袋公園 生態夏日-天天熱門2023-05-21
- 世界即時:云上海天:當“藝術岸線”遇上城2023-05-21
- 青島:海濱游玩,休閑周末_世界滾動2023-05-21
- 環球觀點:青島藍谷科技活動周正式拉開序幕2023-05-21
- 世界熱推薦:做新茶飲、辦藝術節……這座傳2023-05-21
- 環球今熱點:暴雨藍色預警!今日南方降雨進2023-05-21
- 水位上漲將超3米 重慶綦江區發布洪水藍色2023-05-21
- “10的30次方”有簡稱了!國際單位制新詞頭2023-05-21
- 穆雷:我們是支非常無私的球隊 每個人都很2023-05-21
- 機場母嬰室怎么建?民航局發布指南2023-05-21
- “挖呀挖”黃老師開始轉型,520“約會”網2023-05-21
- 男子拳打女店主遭對方持高跟鞋反擊,致8級2023-05-21
- 中泰證券回應自營部門解散傳聞:系對部分人2023-05-21
- 劉昊然周冬雨避嫌?趙麗穎內涵楊紫?謝娜得2023-05-21
- 市南區:游世界最美海灣 實現與藝術的雙向2023-05-21
- 環球速讀:市南區千顆專屬“流星”閃耀浮山2023-05-21
- 市南區浪漫爆表 “520”在“世界最美海灣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