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香港保險
- 浪浪歷險計
- 2023-05-25 21:55:54
1
大家好,我系浪浪。
自從跟香港恢復通關之后,隨著一波旅游熱,各大媒體平臺又出現了香港保險的宣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個時候我就笑了,建議大家查一下宣傳人的定位,如果是在內地的話,可以直接舉報違法宣傳。
不過港真,一個中產家庭如果考慮買保險,或多或少都有想過香港保險。
香港保險是中國保險史上輝煌一時的存在,在2010年到2019年間,曾經有無數中產專程打飛的到香港,只為了買入一份香港保單。
而當時香港保險之所以這么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比之下,內地保險做的太差了,這個得認。
當時內地保險,確實是在性價比方面被香港保險吊打,如果你讓我來選,我也肯定買香港保險。
但在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之后,到了今天,我可以很確定地說,內地保險才是最卷的。
在過去,香港保險最大的優勢有三個,一個是產品帶分紅功能,具有理財屬性。
第二個是重疾險的價格會比內地更便宜。
第三個呢,就是當時沒那么嚴,香港保險還能幫助部分資產跑酷... 這個我們就不說了,現在也做不到了。
那么在高收益+低價格的產品優勢下,當時很多人就會選擇購買香港保險,掀起了一股香港投保熱。
當然了,主要也是那時候買香港保險比較方便,在內地也可以簽單。
但現在不行了,按照監管規定,在內地宣傳or銷售香港保險,屬于違法行為。
同時法律也規定,香港保險的簽單地必須是在中國香港,才能受到法律保護。
那么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買香港保險,首先人要去到香港現場簽單,而且必須還要有一個香港銀行賬戶,每年置換一筆外幣放在賬戶里等待扣款。
而且香港保險是美元保單,劃不劃算也要考慮到每年的匯率,像現在的情況下,去買香港保險就比較不劃算了。
不過即便這么麻煩,購買成本這么高,每年的保費還不穩定,為什么還有很多人不辭萬里到香港投保呢?
難道是為了裝X嗎?
那... 其實主要是為了分紅功能。
2
香港的保險產品大多數都帶有分紅功能,即使是重疾險也一樣,保險公司會根據每年的投資情況,來給客戶派發分紅。
那么對于儲蓄險來說,這個分紅就相當于是保單的收益了。
而對于重疾險來說,這個分紅就會體現在保額的增長上,比如你買50萬的重疾險保額,在10年之后可能就會變為60萬保額,相當于保單具有一定的抗通脹作用。
但是有分紅不是重點,內地保險也有很多帶有分紅功能的產品,為啥香港保險的分紅就比較香呢?
因為收益比較高。
內地保險公司按照監管規定,大部分保費只能投資于一些穩健的固收資產,比如存款、國債。
而香港保險公司就比較靈活自由,可以配置全球資產,主要投資于海外的股票和債券市場。
那么過去美股是一個長牛的走勢,所以保險公司過往取得的收益率也比較可觀。
比如香港保險展示的預期收益率,通常都有6~7%,看上去極具吸引力。
但是跟內地分紅險一樣,香港保險展示的預期收益率是“保證收益+非保證收益”的組合。
而香港保險的保證收益非常低,通常在0.5~1%之間,分紅的主要收益來源于非保證收益部分。
而非保證收益部分,就跟海外投資市場的情況掛鉤了。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吃肉,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大家抱著一起哭。
像去年香港很多保險公司都出現了投資收益率下滑,甚至是負收益的情況,就是因為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承受了股債資產收益下跌的沖擊。
比如友邦保險2022年的投資回報由2021年的127.48億美元變動至-151.56億美元,總投資收益率為-6.6%,較2021年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為3.8%。
當然了,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情況,并不會即刻體現在保單的分紅上,畢竟還要考慮到對新增保費的影響。
但長期來看,必然會影響到保單的分紅收益。
所以香港保險的分紅優勢也比較特殊,由于其主要收益來源于非保證收益,所以在海外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它的收益率確實可以亂殺。
但是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它的收益率也會受到影響。
這點跟內地保險的區別還挺大的。
內地保險的主要優勢是高保證收益率,比如長期保證收益可以高達3.5%。
那么在投資行情好的時候,內地保險公司也不會多分錢,可以賺到比較大的利差。
但是在投資行情差的時候,保險公司就要給客戶剛兌收益,會有較大的利差損風險,所以。
而隨著全球經濟開始走下坡路,整個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也會越來越低,長期來看,我認為保證收益率會更加重要。
比如在90年代的時候,內地保險甚至有過保證收益能高達8%的產品,放到今天來看,就是YYDS,比香港保險演示的預期收益率還要高得多。
所以要不要為了分紅去買香港保險,我建議你大膽地想象未來,預測一下未來全球市場的回報率是在向上走,還是在向下走,然后再做一個判斷。
3
那么說完了分紅,再說說重疾險方面的區別。
前面說了,香港的重疾險大多帶有分紅功能,保額有每年增長的預期,這也是一個吸引內地居民投保的亮點。
而內地重疾險早期也有分紅,但是自從2003年之后監管就不允許了,不過現有的部分重疾險也會有一些額外的保額。
那么對于分紅,我之前也提到過,這個分紅功能不是無米之炊,買的時候保險公司就加收了一定的保費,純重疾險會比帶分紅的重疾險要便宜很多。
相當于花錢買重疾險的同時,還花了一筆錢買理財,在預期收益率能達標的前提下,分紅確實很有吸引力,而在不達標的情況下,吸引力就一般般了。
所以說到底,還是要看保險公司未來的投資業績。
而在價格方面,理論上講,香港重疾險確實是有優勢,因為香港當地居民的死亡率和重疾發生率,都會比內地的要低一些,從而使得產品的定價也低一些。
但如果是內地居民去香港投保的話,價格是會有所上浮的,比如直接加費25個點,所以其實內地居民也沒有占到便宜。
而之所以很多人說香港重疾險價格低,主要也是跟內地大保險公司的產品對比出來的,所以如果認準大保險公司的話,那么買香港保險確實要更劃算。
但如果不一定要選大保險公司,那我就會很驚喜地告訴你,內地保險在經過這幾年的內卷之后,很多重疾險的價格都比香港保險要便宜得多。
一句話,純重疾險的價格極致,還是得看內地保險。
而在產品本身的保障方面,香港保險跟內地保險的也有一些區別。
主要大的區別有3點:
1. 重疾定義有略微差別,賠付各有優勢;
內地保險的重疾定義是由保險協會統一規定的,而香港保險的重疾定義則由保險公司自行決定。
不過保障的疾病大同小異,高發的重疾病種大家都覆蓋了。
而由于疾病定義不同,某些重疾的賠付寬松度也不一樣。
比如說香港保險的腦中風后遺癥賠付條件會更寬松,而內地保險的冠狀動脈手術賠付條件會更寬松。
具體可以看我這個表格:
總的來說,兩者的重疾定義寬松度大差不差,摳細節的話,香港保險會略勝一籌。
2. 香港保險的輕癥理賠會占用重疾保額,而內地保險則不會;
比如說同樣保額50萬,同樣輕癥理賠30%保額,那么香港重疾險在賠完15萬之后,重疾保額就只剩下35萬。
而內地重疾險在賠完15萬之后,重疾保額仍為50萬。
同時香港保險的輕癥賠付比例通常只有20%,而內地保險的輕中癥賠付比例在30-50%區間。
3. 香港保險是出險之后豁免12個月的保費,而內地保險則是豁免剩余的所有保費;
比如買了一份重疾險,理賠了輕癥,那么香港保險會免掉接下來一年的保費。
而內地保險會免掉接下來未交的所有保費。
如果從保障責任、保額賠付比例和價格的角度來PK,那么內地重疾險會比香港重疾險更有優勢。
這主要也是因為內地重疾險不帶分紅,所以一直在卷產品本身的保障設計,還是那句話,純重疾險必須得看內地保險。
而除了產品本身的差異之外,我建議大家還要再關注一個點,就是內地保險和香港保險的監管環境和法律的區別。
這個關系到將來發生理賠糾紛的時候,該怎么處理的問題。
我一直不太建議普通人跨境買保險,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維權成本太高了。
香港保險在健康告知方面,跟內地保險有比較大的區別。
內地保險的是有限告知,像一份健康問卷,問到的就要答,不問到的就不用答。
并且在買保險前,一般不用專門去體檢,能避免查出疾病被拒保的風險。
而香港保險的更類似于無限告知,一是詢問的非常寬泛,比如任何胸部或呼吸系統問題,其他呼吸器官問題、其他血液或血管疾病、任何消化系統問題等等這類開放式提問。
二是香港保險公司通常都會有體檢的要求,必須要去保險公司認可的醫院做體檢,體檢費用也是一筆支出,并且還會有查出某個疾病被拒保的風險。
所以買香港保險,除了要老老實實去體檢之外,還需要認真閱讀、確認好健康告知。
最好不要有疾病方面的隱瞞遺漏,不然一旦被拒賠,那基本不太可能爭取到賠款了。
我之前也分享過很多關于內地保險被拒賠之后,該怎么去爭取賠款的一些邏輯和方法。
比如說如果投保超過2年,除非有惡意騙保的證據,比如得了癌癥再去買保險,否則保險公司不得以不符合健康告知為由來拒賠。
如果投保未超過2年,除非有惡意騙保的證據,否則一般都可以通過協商獲得保險公司的通融賠付。
這個在中國裁決文書網上有相當多的案例,我自己也經手過好幾起類似的案件,最終都爭取到了賠款。
而在法律環境這塊,關于內地保險的理賠糾紛,法院會更站在弱勢的投保人這邊,偏向于對保險公司施壓。
并且,內地保險公司也比較喜歡做一些維護公關形象的理賠,比如你只要橫幅一拉,媒體一采訪,保險公司馬上就來找你協商理賠了。
但在中國香港,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投保,會被認為是違反了最大誠信原則,法院一般會站在保險公司這邊,被拒賠之后通常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而如果想跟香港保險公司打官司,香港的律師費也不是普通人能承擔得起的,很有可能一場官司打下來,不僅爭取不到理賠款,還多賠了一份理賠款進去。
所以總的來講,我不建議普通人去買香港保險,一方面是內地保險跟香港保險的產品差異其實并不大,大家各有千秋,而且買香港保險的成本真的不低。
另一方面是幾乎沒辦法維權,容錯率極低,一旦被銷售誤導或者自己忽略告知了某項疾病,將來就原地爆炸了。
那什么人適合香港保險呢?
有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將來有海外生活計劃的,那么香港保險就非常值得考慮。
除此之外,我不建議亂折騰,費事。
【1V1私人方案定制直達】
關鍵詞:
- 再談香港保險2023-05-25
- 世界聚焦:《只此青綠》后再推新作,中國傳2023-05-25
- 環球視點!《向往的生活》最終季回歸初心,2023-05-25
- 校內被撞身亡小學生親屬最新發聲:準備起訴2023-05-25
- 網購一支口紅,包裝盒大到能裝下一雙鞋2023-05-25
- 重點聚焦!今年鄭州市中職學校招生可分春、2023-05-25
- 南京發布關于調整部分住房公積金政策的通知2023-05-25
- 南京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 加大對多子女家庭2023-05-25
- 【新要聞】鈞達股份:淮安一期年產13GWN型T2023-05-25
- 線上可查家政服務員信用!商務部多舉措推進2023-05-25
- 每日信息:一寸緙絲一寸金 這到底是怎樣的2023-05-25
- 當前熱門:今日辟謠(2023年5月25日)2023-05-25
- 中國衛星:公司具備為客戶定制提供設計、運2023-05-25
- 貴州:數據交易所助力數據價值化-全球今日2023-05-25
- 貴州一女子稱右眼失明卻辦不了殘疾證,省殘2023-05-25
- 羅馬桿窗簾怎么拆洗不會洗壞圈圈(羅馬桿的2023-05-25
- 5月25日華南地區苯酐市場走勢下滑|環球即時2023-05-25
-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藥_象皮治胃病的吃法2023-05-25
- 說好“一起老”,仙劍卻先走?2023-05-25
- 租客僅剩13元花11元買瓜探望房東 房東:他2023-05-25
- 新娘婚禮當天穿上奧特曼服裝,為新郎準備驚2023-05-25
- 天天即時看!山西10歲男童遇害事件始末:嫌2023-05-25
- 內蒙古天空驚現天空之眼 原來是小尺度渦旋2023-05-25
- 美債若違約,美國將發生什么?2023-05-25
- 央行上海總部:4月長三角地區人民幣貸款增2023-05-25
- 【聚看點】庫存大降、需求回暖,國際油價獲2023-05-25
- 商業高研院 | 在不斷變化的當下 做一家2023-05-25
- 南京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多子女家庭最高可2023-05-25
- 外資穩增彰顯中國經濟吸引力_環球速看2023-05-25
- 中經評論:有效整治糧食“跑冒滴漏”2023-05-25